10月14日,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易经》中,九是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称重阳。

早在魏晋时期就有了重阳节饮酒赏菊的习俗;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明代,更有了官民登高并且食重阳糕的风俗;如今,我国正式把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在沿袭传统习俗的同时,又赋予重阳节敬老、爱老、助老等含义。

接下来就由小食为各位小伙伴详细介绍重阳节的食俗!

重阳糕

重阳糕是由面粉或者黄米磨成面制作而成的蒸糕,糕上插有彩色小旗,点缀着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仁等果实。

重阳糕始于庆祝秋粮丰收,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到了重阳前后,秋收完毕,家家户户要做些米糕、面饼、豆子馍之类馈赠亲朋好友,共同分享初尝新粮的喜悦。因高与糕谐音,这便使得重阳节吃糕有着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

菊花酒

民间将九月也叫“菊月”或“菊节”。故赏菊是重阳不可少的活动。菊花酒, 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以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之,故谓菊花酒。

食蟹

重阳佳节正值九月,螃蟹膏黄美味、肉质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古人云:“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赞蟹:“樽前已夺螃蟹味,当日莼羹枉对人。”如今,阳澄湖的清蒸大闸蟹闻名中外,在我国各大餐馆里,均被列为九月时令佳肴,极享盛誉。

小伙伴们家乡有什么重阳节食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祖国各地的朋友们分享一下,也宣传一下自己的家乡美食哦!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