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2015年4月下旬浙江省工商局在全省范围内对儿童食品进行的质量抽查发现,批次为20040921的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达到191.6微克,超过其产品标签上标明的上限值41.6微克。浙江省有关部门迅速与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要求对方在15天内予以答复。

(二)2005年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的主要过程

2015年4月下旬 浙江省工商局在全省范围内对儿童食品进行的质量抽查发现,批次为20040921的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达到191.6微克,超过其产品标签上标明的上限值41.6微克。浙江省有关部门迅速与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要求对方在15天内予以答复。

5月9日 雀巢方面作出答复,承认检测站检验结果。

5月25日 浙江省工商局依据法律程序对外公布: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为不合格产品。

5月26日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表示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5月27日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是安全的”。6月1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开指责雀巢公司不能自圆其说。

6月2日 云南昆明发现雀巢同样产品另一批次奶粉碘超标。

6月5日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穆立先生向消费者道歉。

6月6日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宣布,问题奶粉只换不退。

6月8日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表示可以退货。

6月11日 雀巢公司公开表示,将主动替换零售市场上所有批次的金牌成长3+奶粉。

云南、浙江抽检的同样产品碘含量超过雀巢承诺并执行的标准。浙江发现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超标后,6月2日在云南昆明又发现了雀巢同样产品的另一个批次:今年1月20日生产的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同样被检测出了碘超标的问题。云南质检中心进行抽检的结果是,样品中含碘为199微克/百克,超过了标准49微克/百克,和浙江检出的4个月前生产的同一品种的奶粉相比,碘超标的量更多。昆明市工商局组织了全市12个区县的1000多名工商执法人员在全市范围内的超市、商场和批发市场进行清查,共发现桶装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90桶、袋装70袋。

据了解,国家标准中0到3岁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碘的含量有明确标准,而3岁以上幼儿配方奶粉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是供3岁以上幼儿食用的,它参考了0到3岁婴幼儿奶粉的国家标准,以每百克奶粉中碘含量在30到150微克之间作为企业实际执行的标准。这两次抽检的奶粉碘含量都超过了雀巢自己承诺并执行的标准,因此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检测结果发现,碘超标是原料奶里面的碘波动所造成

据浙江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站长许荣年介绍,配方奶粉的最终成分组成是由配方和本底(原料奶)两个组成,它要符合标准,必须牛奶的本底跟配方两个组成后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碘超标可能不是本底就是配方有一个环节没有掌握好。

在中国唯一的雀巢奶粉生产基地黑龙江省双城市雀巢双城公司,记者见到了雀巢中国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顾德先生。顾德是瑞士人,今年56岁,化学博士,在雀巢工作22年,曾经在雀巢世界各地的公司工作过。顾德说,根据检测结果,发现是原料奶里面的碘波动造成的。

据顾德介绍,在加工金牌成长3+奶粉过程中,工厂会往原料奶中添加一定量的配方粉,这种配方粉就包含了一定量的碘在内的各种微量元素和营养成分。如果原料奶本身含碘量偏高,那么在添加配方粉后就会造成碘超标。

而在随后的调查中记者发现,为了保证奶牛的健康,奶牛的饲料里会添加一些碘盐,再加上饲料、饮水中碘含量的不断变化,就会造成原料奶中的碘含量的波动。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顾德承认:“过去我们犯了一个错误”虽然生产环节有碘超标的隐患,但是,雀巢公司的奶粉在出厂前还要经过极为严格的质量检验,为什么这最后一道确保质量的检验关也没能拦截住碘超标的奶粉呢?

在位于天津的雀巢亚洲质量保证中心,记者了解到,原来雀巢公司奶粉出厂前的检验指标分为放行指标和监测指标,蛋白质、大肠菌群、维生素C、铁等属于放行指标,每批产品必须检验;而碘、维生素A、锌等属于监测指标,不是每批都检,只做定期抽检。

原来,造成雀巢奶粉碘超标的真正原因正是由于在明知原料奶可能存在碘含量波动的情况下,却没有对原料的碘含量进行检测;而奶粉在出厂前也没有对碘含量进行重点检测,最终使碘超标的奶粉流入了市场。

顾德承认:应该说,过去我们犯了一个错误。他告诉记者,雀巢公司将对原来的检测工作进行改进,不仅要加强对原料奶的检测,而且对每一批出厂的成品都要进行碘含量的检测。

从沉默应对,到只道歉不退货,直至被迫接受退货历时半月之久

5月25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超标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在消费者中引起很大震动。然而雀巢公司既没有在第一时间给消费者一个合理的解释,更未对已经销售的不合格产品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是在事件发生的第三天,通过新浪网发表了一份标题为“雀巢金牌成长3+可以安全食用”的声明,对消费者形成“误导”。

直至事情发生10天之后的6月5日,雀巢(中国)有限公司才首次正式向消费者道歉。公司大中华区总裁穆立说,首先就这次碘含量不幸偏离国家标准一事,我们向广大消费者道歉。尽管我们一贯承诺全面遵守国家标准,但还是发生了这次偏离。

6月8日,在发表道歉声明3天之后,雀巢公司终于松口,表示接受购买问题奶粉的消费者退货。6月11日,雀巢公司公开表示,将主动替换零售市场上所有批次的金牌成长3+奶粉。

然而,由于雀巢公司由沉默应对到只道歉不退货直至被迫接受退货历时半个月之久,使一起原本并不复杂的产品检测不达标事件,逐渐演变成一场对雀巢品牌的“信任危机”。

(三)2005年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的调查

2015年4月下旬 浙江省工商局在全省范围内对儿童食品进行的质量抽查发现,批次为20040921的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碘含量达到191.6微克,超过其产品标签上标明的上限值41.6微克。浙江省有关部门迅速与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要求对方在15天内予以答复。

5月9日 雀巢方面作出答复,承认检测站检验结果。

5月25日 浙江省工商局依据法律程序对外公布: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为不合格产品。

5月26日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表示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5月27日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是安全的”。

6月1日 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开指责雀巢公司不能自圆其说。

6月2日 云南昆明发现雀巢同样产品另一批次奶粉碘超标。

(四)2005年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的处理

16日,上海市场的“雀巢成长3+奶粉”被雀巢公司全部收回,产品共约100箱。这是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发生后首次大规模产品召回。

截止至6月17日至少有9成消费者未拿到退货款或更换的新货。

18日,处于“碘超标”风波中的雀巢公司技术总监顾德等高层公开亮相并希望再次表示道歉。

继肯德基“苏丹红事件”之后跨国公司的公信力再一次遭到公众的质疑。雀巢。作为一家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并不是一件完全不可原谅的过错。只要你事后负起责任,就能重新唤回消费者的心。但如果你缺乏诚意,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漠视消费者的利益,企业的公信力就会遭遇严重的拷问。

虽然雀巢公司承认被抽检的产品碘超标,但却认为对消费者是安全的。更有甚者,雀巢公司早在此之前就掌握此事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雀巢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公司完全有能力控制产品中的碘含量并大打“国际标准”擦边球(《国际幼儿奶粉食品标准》没有对碘含量设上限),这种行为令广大消费者失望。6月6日雀巢答应若消费者有疑虑,可以换货,但仍拒绝退货。直到6月7日,才勉强对特定产品的退货松口。6月12日当雀巢奶粉在云南再次被工商部门抽检到碘含量超标后,对于消费者索赔等问题,雀巢仍然不置可否。到目前为止雀巢公司的补救措施还仅限于退货,不见其“召回”产品的姿态更不用说“停止生产、改变配方”了。奶粉碘超标事件发生后雀巢公司曾把公众指向自己的矛头转嫁至“原料奶的碘含量波动引起的”。而事实上,雀巢公司在明知原料奶可能存在碘含量波动的情况下。未对原料的碘含量进行检测,出厂前也没有对碘含量进行重点检测,最终使碘超标的奶粉流入了市场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