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腌海鲜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随着热度的不断上升,许多美食爱好者都慕名去尝鲜。但拿起筷子准备大快朵颐的你,是否会因担心生食、冷食的安全性而对生腌望而却步呢?

生腌是指清洗后的活海鲜用白酒浸泡,再以酱油为底,加入葱、姜、蒜、辣椒、鱼露等调料,放入冰箱腌制后不再做进一步加工直接生吃的食品。许多消费者认为腌制调料中的大蒜和白酒可以杀死病毒,而且生腌要经过长时间的酒制,更不会存在细菌、寄生虫等致病原,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就让小课为大家解答吧!

曾有医院收治一位右颈部肿块伴疼痛患者,经流行病学调查,患者喜欢吃生鱼片和生腌虾蟹,发病前半年内经常生吃三文鱼,手术后在肿块中发现三条活体寄生虫。有实验表明,肝吸虫囊蚴在酒精中浸泡48小时依然可以存活。

生腌中可能存在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等病原菌,还可能导致食用者感染诺如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如果食用了被肝吸虫、肠吸虫、绦虫等感染的生鱼片会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症状。此外,很多鱼虾的肌肉中含组胺酸,人体大量摄入会出现头疼、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等反应。另外,为了提高水产品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有的渔民会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杀虫剂等药物,长期食用含药物的海鲜,人体会出现病变反应。

我国对于各种生食的卫生标准及管理办法尚未完善。在此,小课提醒大家,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不要轻易尝试生腌食品,不论是淡水鱼虾还是海产品一定要熟制后再食用。如果从前常吃生腌,小课建议您定期检查身体并减少生腌的食用。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