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味道甜美、营养丰富,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具有养血安神、补气益气等功效。但有关红枣的几个常识误区需要消费者注意,小食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一下。
1.贫血患者可以指望红枣补血
贫血患者吃红枣是有好处的,吃红枣后,有助于机体合成血红蛋白,帮助改善贫血的症状。但是,如果指望红枣发挥特别的补血作用,甚至治疗缺铁性贫血,则是错误的。鲜红枣中的铁含量为1.2mg/100g,干红枣中的铁含量为2.3mg/100g,与动物性食品如猪肝、鸡肝相比,含量非常低,而且红枣中的非血红素铁吸收利用率极低,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对于贫血患者,指望红枣补血,是不科学的。
2.红枣可以多吃
众所周知,红枣不好消化。红枣相比于其他水果而言,水分含量较低,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不溶性膳食纤维在胃和小肠中不能被消化,摄入量过大会造成胃肠不适。对于胃部有炎症、溃疡或伤口的人群来说,应更加注意红枣食用量,以免引起胀气、胃痛等症状。
3.红枣不能和胡萝卜一起吃
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有人认为,红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胡萝卜含有能破坏VC的氧化酶,两者相遇会降低红枣的营养价值,进而影响人体对VC的吸收利用。但其实,胡萝卜中的氧化酶破坏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对于自身VC的破坏能力就很弱,对红枣中VC的破坏能力就更不值一提啦。
4.便秘者不宜食用红枣
有人说红枣含糖量高,便秘者不宜食用。然而,红枣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通便作用,因此,吃红枣是有助于缓解便秘的。但上述讲到,红枣多吃易引发肠胃不适,所以每日食用量为5-10粒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