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2013年5月4日, 《焦点访谈》节目曝光山东潍坊峡山区下辖多个村庄非法滥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姜,据专家介绍,神农丹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涕灭威的剧毒农药50毫克就可致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死亡,而且这种毒素可以被植物全身吸收,所以不能用于水果蔬菜上。用神农丹产生姜不仅对人体危害巨大, 而且农药还会污染地下水,即便如此, 部分种植户为保证生姜产量和谋取自身利益, 仍明目张胆地滥用剧毒农药, 致使该地毒生姜流至全国多地, 贻害百姓。此事一经曝光,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二)毒生姜事件的处理
2013年5月4日晚,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潍坊峡山区王家庄街道生姜种植非法滥用剧毒农药“神农丹”问题, 引发了全社会关注。山动省采取了以下措施,未造成重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
1.应急响应。5月4日《焦点访谈》节目播出后, 按照《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山东省农业厅立即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 并连夜派出督查组, 由分管厅领导带队赶赴潍坊核查情况, 指导调查处理。潍坊市委、市政府及农业局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响应, 立即到事发地开展情况调查和处置工作。
2.紧急处置。5月4日晚, 当地对销售神农丹的峡山区赵戈镇果蔬医院进行了查封, 将剩余5 kg“神农丹”予以没收, 有关销售店负责人由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迅速查明使用“神农丹”的种姜地块, 全部翻种花生。5月5日, 山东省农业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禁限用农药监管和规范使用的紧急通知》, 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大检查, 重点检查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剧毒、高毒农药, 以及在蔬菜、水果、茶叶、中草药等作物上限制使用的剧毒、高毒农药。5月8日, 召开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5月14日, 省政府召开了由各市、县政府分管领导、农口部门负责人及乡镇分管领导参加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电视会议, 从农药管理、检打联动、推行标准化生产等几个方面对近期农产品质量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3.善后处置。组织力量对峡山区和全市生姜种植和用药情况进行了排查, 从姜窖和已播种地块分别抽取大姜样品20个和373个, 送相关检测机构检测。对全市蔬菜果品的种植用药情况进行排查, 排查各类地块8万hm2, 抽检蔬菜样品927个, 检查农药经营单位4 975个, 查处的违规产品全部进行封存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置。开展全省农药大检查, 检查的重点是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高毒农药, 以及在蔬菜、水果、茶叶、中草药等作物上限制使用的高毒农药, 同时明文重申在蔬菜优势产区禁止经营所有高毒农药。
4.总结教训。山东省农业厅对此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高度重视, 认真总结。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 努力减少这一事件对山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围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按照“标本兼治”、“管到基层, 管住一线操作”的要求, 着力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监督抽检等措施,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出大的问题, 保持好山东农产品的良好形象。
(三)毒生姜事件的原因分析
1.农产品生产者文化水平低。以潍坊毒生姜事件为例,农产品生产者多为农民,他们缺乏相应文化水平, 对基础的农业生产新技术不了解,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 老龄化问题也是务农劳动力的主要特征。农业劳动力的素质状况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严重不相符,大部分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都是以零售的形式进入市场, 没有形成固定的供销合作关系, 造成产销脱节, 这样就有严重的弊端,如果产品出现了问题,责任无法追溯。农户法律意识淡薄, 对于蔬菜农药超标对身体的危害, 种植户是知道其中利害的, 却明知故犯。同时一些商人在利益的诱惑下, 毫无良心可言, 钻各种各样的空子, 无所不用, 以至于出现这样的严重问题。
2.监管不严。首先是地方政府对剧毒农药的监管不严。在潍坊毒生姜案例中, 农业部明令禁止在蔬菜作物上使用的剧毒农药, 却可以被当地农户轻易购买, 这说明了峡山区政府监管部门在农药销售监管中存在监管不严现象。赵戈镇农资店是剧毒农药的销售方, 在日常经营过程中, 该农资店不仅没有对剧毒农药购买者做任何的身份登记, 也未对购买者交代剧毒农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对于剧毒农药的使用情况, 后期也没有监管人员跟踪监管。其次是农药残留检测流程形同虚设。我国法律规定, 农作物流入市场前须经质量监督机关的严格抽检, 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有害农产品流向消费者的餐桌。而在本案例中,毒生姜却可以轻易的流上饭桌,足以见得检测流程的敷衍了事。
3法律制度不完善。现有法律中, 对于违法、违规出售剧毒、高毒农药的主体, 如果没有造成严重的刑事后果, 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取缔生产经营资格) , 给与警告, 没收农药, 处以罚款。这样的处罚力度明显不够, 并未有实质上的处分。加之具体执行过程中还有可能存在工作人员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谋私的现象, 完全不足以对农药销售商、农户等市场主体形成威慑。本文“剧毒生姜案”中, 不少姜农声称抽检可以自行暗箱操作, 完全不会担心违法违规问题。正是因为对肇事者的处罚不力、对违法者的违法不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才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