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2012年11月23日,媒体曝光了山西粟海集团养殖的一只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是用饲料和药物喂养的,而粟海集团正是肯德基与麦当劳的大供货商。肯德基回应“45天速成鸡”:仅占鸡肉采购量1% 。
(二)2012年肯德基、麦当劳“速成鸡”事件的主要过程
粟海集团所养殖的鸡,从雏鸡到成品鸡只需要45天,而统一供应的饲料成为鸡肉速成的关键。
粟海集团所喂养肉鸡的饲料共有三种,前十天吃一号饲料,长营养的;接下来二十天吃二号饲料,长骨骼的;最后十五天吃三号饲料,长肉,一天甚至能长二到三两。其实,早在2012年2月,粟海集团将家禽养殖工业化的消息就已经见诸报端。报道称,仅在养殖的一个阶段11天中,就有多达11种药物喂给肉鸡。而喂食药物的原因是,肉鸡被放在狭小的空间高密度地喂养,并且在45天的喂养周期中,甚至不会清理养殖场。只有通过不断地喂药才能提高鸡的抗病能力,只要45天内,鸡不发病,就能顺利地被拉走屠宰,并且流入市场被人食用。
央视对山东青岛、潍坊、临沂、枣庄等地的“速生鸡”养殖场调查发现,为避免鸡生病或死亡,白羽鸡从第1天入栏到第40天出栏,至少要吃18种抗生素药物,“鸡把抗生素当饭吃,停药期成摆设”。而养殖户把鸡交给屠宰场之后,屠宰企业的检测人员只是编造检验纪录。
(三)2012年肯德基、麦当劳“速成鸡”事件的调查
事件发生后,农业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高度重视,及时责成山东有关部门去调查处理,并派出专家组奔赴山东,关闭有关的养鸡企业和加工企业,各省市积极配合调查。
随着深入调查,我们发现媒体报道的“速成鸡”,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快大鸡”。这是国外引进的品种,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达到45天出栏的效果。那为什么会引起大众如此强烈的关注甚至反感呢?
肯德基这个著名的美国快餐连锁企业在自己的地盘上,基本上已经成了人们迫不得已才买来吃的廉价垃圾食品。虽然美国没有相关食品法律明确规定用于食用的鸡必须活多少天,但是阅读肯德基的官方网站文字,不难看出一些食用鸡肉的具体规范要求——“养殖:依据联邦法律有关规定,肯德基要求供应商不得以包括催长在内的任何目的,对所养殖的鸡使用荷尔蒙或激素。供应商告知我们他们正遵照规定行事。我们的供应商告诉我们,考虑到养殖鸡的健康,在一段时期内,有些鸡会在兽医的监督指导下接受一些药物(包括抗生素)。肯德基杜绝供应商以催生为目的给健康鸡使用抗生素,因为我们认为这会影响(食用它们的)人类健康。我们的供应商也确保做到这点。”
2012年12月21日,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食安办”)证实:肯德基瞒报8批不合格产品。据上海市食安办披露,2010年及2011年间,百胜送检的19批次六和集团鸡肉原料样本中,有8批产品抗生素残留不合格,而检测结果当时就已经在第一时间送达百胜。但无论是百胜还是肯德基,对于上述不合格检测结果,至今从未在任何公开场合进行公布。2011年10月12日,百胜送检辣翅用翅中样本,检测结果显示,样本的氯霉素和呋喃它酮代谢物两个指标被检出,而根据农业部的标准,这两项亦不应在动物性食品中被检出。同年12月20日,同样由百胜送检的九块鸡样本中,也被检测出氯霉素。
(四)2012年肯德基、麦当劳“速成鸡”事件的处理
2012年11月23日,肯德基的大供货商山西粟海集团被爆出养殖的一只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鸡是用饲料和药物喂养的。山西粟海集团有限公司与农户协议合作,由公司统一配料、统一供药、统一回收,最后进入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进行销售。此次“速成鸡”主要涉事企业中,山西粟海集团、新希望六和集团都是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而且均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这次事件最根源的问题,其实是这些企业的生产模式所导致的。”
事件发生后,肯德基在官方网站上发表致广大消费者的公开信, 因企业自检流程可操作性欠佳、公司内部沟通不到位、供应商调整速度不够迅速、检测结果没有主动通报政府,向消费者诚挚道歉,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的检查。新希望集团向消费者的道歉,对相关人员进行停职审查,将根据调查结果,从重从严处理,对采购环节把关不严的直接管理人员予以开除处理。
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播出后,山东省委省政府立即成立4个督导组,分赴有关地市进行调查核实。与此同时,上海市着手调查鸡肉终端市场百胜餐饮集团,山西、天津等地对肉鸡养殖场进行排查。
经过此次“速成鸡”违规使用药物饲养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之后,“速成鸡”这个事件还反映出行业常识的缺失,行业企业、协会,甚至政府,要不厌其烦地向养殖户普及正确的养殖观念,跟社会媒体、公众多做一些信息上的沟通。”养鸡业准入门槛提高势在必行,政府监管必须要加强,但经营模式的创新也非常迫切。
从“速成鸡”事件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仍需继续完善,要坚持:
(1)建立省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各省积极建立统筹全局的食品安全委员会,独立于其他监管部门,对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进行沟通传递,协调和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定程度上减少分段管理所产生的监管空白与推诿现象。
(2)各省积极建立食品安全预警体系。食品安全预警体系是通过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测、追踪、量化分析、信息通报、预报等,建立起一整套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功能系统。由相关监管部门与食品安全预警委员会专家小组进行风险研判,并提出相应建议,第一时间解决处理。
(3)将公民纳入对监管的监督中。通过各种渠道让公民参与到对监管的监督中来。公民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在提高政策的科学性的同时,还可以建立公民与政府信任关系。
(4)发挥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在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行业协会积极与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联络协作;广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工作;积极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整顿,维护行业秩序;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一方面要完善现有的监管制度;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重对公民及中介组织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