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2014年7月上海媒体曝光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通过过期食品回锅重做、更改保质期标印等手段加工过期劣质肉类,再将生产的麦乐鸡块、牛排、汉堡肉等售给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快餐连锁企业。涉嫌有组织实施违法生产经营食品行为,并查实了5批次问题产品,涉及麦乐鸡、迷你小牛排、烟熏风味肉饼、猪肉饼,共5108箱,此事件在国内产生了重大的恶劣影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4月,是美国OSI集团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第二个国际标准的肉类、蔬菜加工企业。上海福喜生产的加工食品是如下品牌的供应商:麦当劳、肯德基、 必胜客、星巴克、汉堡王、德克士等几乎包括市面 可见的各家“洋快餐”。“福喜”的身份比较特殊,是著名国际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享有良好的声誉。鉴于这些因素,“福喜”事件打破了著名国际品牌品质保证的神话、颠覆了“洋”比“中” 好的印象、冲击了食品安全常规监管制度的效益。

(二)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的主要过程

7月20日晚,上海电视台曝光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这家公司被曝通过过期食品回锅重做、更改保质期标印等手段加工过期劣质肉类,再将生产的麦乐鸡块、牛排、汉堡肉等出售给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大部分快餐连锁店。

7月22 日,上海市食药监局表示,初步调查表明,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涉嫌有组织实施违法生产经营食品行为,并查实了 5 批次问题产品共5 108 箱。食药监局还通报,初步查明,麦当劳、必胜客、汉堡王、棒约翰、德克士、 7-11 等连锁企业及中外运普菲斯冷冻仓储有限公司、上海昌优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上海真兴食品销售有限公司普陀分公司等 9家企业使用了福喜公司的产品,目前已封存相关产品总计约 100 t。

事件发生后,相关涉事企业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百胜表示已要求旗下肯德基、必胜客餐厅即刻封存并停用由上海福喜提供的所有肉类食品原料;麦当劳表示已全面停用上海福喜供应的所有食品原料;德克士表示全国餐厅封存下架上海福喜生产的火腿片,并停止贩售早餐火腿三明治;星巴克表示星巴克中国仅有一家供应商的一款产品中的鸡肉原料来源于上海福喜 ,这款产品目前已全部下架; 赛百味、华莱士、棒约翰则表示从未使用过福喜供应的肉类。

在7月22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徐威表示,上海食药监等部门已经对上海福喜有限公司及相关企业采取彻查措施,目前上海公安局已经介入调查,对 22 家下游食品流通和快餐连锁企业进行紧急约谈。

新华社记者7月23日从上海警方获悉,上海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已经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涉嫌使用过期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事件”进行立案调查,警方已依法对5名涉案人员采取了刑事拘留。

(三)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的调查

1.政府行动:自7月20日曝出上海集团所存在的问题后,各地政府迅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顿。上海食药监突击检查,问题产品下架;7月23日,5名上海福喜高管被刑拘;8月4日,增加1名至6名高管 被刑拘;8月29日,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6高管,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 法批准逮捕;10月9日,国务院发文加强食药品监管时提到要深刻吸取“上海福喜 事件”的教训。

2.警方对福喜事件进行立案调查

对于福喜安全事件,相关部门在两天内进行了封存与整顿,并于23日对涉事方进行立案调查。7月23日,5名上海福喜高管被刑拘。同时调查对此次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定性,认为此次事件非个人行为,而是企业内部生产流程出现了问题。

3.政府对上海福喜事件提出明确要求。

事件发酵一周后,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27日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关于福喜事件查处情况的汇报,并提出了五个最严并举一反三的要求,明确了对于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问题必须从严且依法处理。

4.福喜回应:7月21日,愿承担全部责任;7月24日,福喜集团 CEO 道歉;7月26 日,上海福喜产品全面收回,加入新的运营团队;7月29日,正式宣布在中国组建 新的管理团队;8月29日,确认6名之前被刑事拘留的上海福喜员工现被批捕9月22日,福喜中国声明:遣散上海福喜公司员工;

5.市场反应:7月20—21日,多快餐宣布封存上海福喜产品;7月23日,中国百胜正式宣布停止采购福喜中国产品;7月24日,麦当劳宣布停止与上 海福喜合作,转为河南福喜;7月28日,麦当劳宣布在中国暂停使用所有福喜中国食品原料;8月1日,百胜集团宣布全面断绝与福喜集团全球的关系;8月9 日,百胜、麦当劳在其官网公布供应商信息;9月2日,麦当劳更换肉类供应商:铭基、嘉吉、圣农成为鸡肉供应商;10月13日,肯德基第3财经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14%。

(四)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的处理

上海市食药监局近期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罚款1698.4万元, 对上级公司欧喜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罚款730.1万元,两家公司 合计罚款2428.5万元。这也是迄今为止,上海食品监管部门开出的最大罚单。

除罚款外,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已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依法作出警告、没收违法生产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吊销和注销相关食品生产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已对欧喜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对于处罚,食品有限公司一系列涉嫌违法违规的生产行为被曝光,包括掉在地上的原料被放回生产线、过期和次品原料重新绞碎用于生产、擅自修改保质期、使用“阴阳账本”等,令公众震惊。对于处罚,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和欧喜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均表示接受,并将按期缴纳罚款。

此外,嘉定、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将按规定,把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员纳入本市食品严重违法失信“黑名单”。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表示,将继续按“四个最严”的要求,从严查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1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对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注册在河北廊坊)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做出二审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司法审判结束后,嘉定、徐汇二区的市场监管局,立即启动了对“上海福喜案件”涉及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和其上级公司欧喜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程序。

(五)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出现的原因及其措施

上海福喜事件出现的原因主要是4个方面:1.违法风险低于所得收益,企业铤而走险2. 违法方式越来越隐秘,加大监管及取证难度3.   监管体系不完善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4.洋快餐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或有漏洞

1.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继续发挥法律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同时对其他生产经营者予以警示。

2.采取有效的监管方式,完善监管体系 学习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针对现状探索科学有效的监管方式,采取扩大检查面积,提高检查频率和强度,增加飞行检查和突击检查,建立抽查规则及信誉记录等方式加大监管力度,已成为政府部门一道不可拖延的必答题。

3.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标准制修订工作 一是针对检测技术和标准存在的问题,加强原料肉新鲜度检测技术的科研投入,建立成熟的原料肉分级方法,制定相应国家标准,为食药及公安等执法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将“生鲜肉新鲜度近红外在线检测技术”等技术列入行业标准的制定计划中,为政府监管和企业原料质量控制和消费者维权提供方法支撑。

4.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督促生产经营者构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政府应要求生产企业全面建立肉类溯源系统,督促形成上下游食品质量安全可查询、可控制、可追究的追溯体系和责任机制,完善食品供应链追溯信息。

5.鼓励企业内部员工举报制度 内部人员可以举报公司的违法行为,加强举报和投诉渠道的建设,加强抽查的力度和采用更隐蔽的方法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有效保护举报公民。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