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的水果琳琅满目,有谁不想挑选到甘甜适口的水果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或多或少听过一些挑选水果的小窍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水果分“公母”;“母”水果比“公”水果好吃、有营养。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将水果分为“公母”是一些果农、消费者对水果外形的形象比喻,是一种基于经验的主观性判断,其实在生物学上水果并没有“公母”之分。
认为水果分“公母”的人,一般认为梨、橙子、橘子、西瓜等水果有明显的“公母”之分。如梨底部凹陷较深的、个大光滑的被认为是“母梨”,而“公梨”底部是凸出来的,且形状不规则;认为橙子脐部圆圈较大、向内凹陷的是“母橙”,“公橙”则脐部较小且凸出。实际上,上述所说的水果的性状不同主要是因为它们萼端发育程度不同,但这并不能作为判断水果“公母”的依据。底部凹进去的水果叫脱萼果,凸出来的叫宿萼果。从遗传的角度来看,脱萼果比宿萼果发育得更好,外观也更饱满、好看,但是两者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并无太大差别。我们拿橙子举例来说,现在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橙脐的发育状况与果实的口感、营养相关。水果没有“公母”之分,所以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母”水果比“公”水果好吃、有营养了。
既然水果没有“公母”之分,那我们挑选水果时应如何判断其口感好坏呢?水果的口感与生长的土壤、受光照时间与强度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水果的一些外在特征判定其内在品质的做法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在这里小食为大家分享几种挑选水果的小秘诀:
1.选择成熟度好的水果,一般成熟度高的果实品质会更好,但注意不要选到过熟的哟!若果实闻起来无正常的果香、有酒味,这样的水果一般过熟品质差。
2.选择新鲜的水果。新鲜的水果一般表面饱满、果柄不干枯、有浓郁的果香。
3.个头大的水果水分含量可能更高一些,但是营养密度并不高,口感无特别之处。
4.多了解果实不同品种的性状的特点也有助于你买到可口的水果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