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担心市面上销售的酸奶含有防腐剂、增稠剂等多种添加剂,于是选择在家自制酸奶,还有不少人特意买了酸奶机进行制作,认为自制酸奶不含添加剂会更安全。其实酸奶属于发酵乳,由牛奶经过乳酸菌发酵而成。国家标准允许发酵乳使用添加剂,这是生产工艺的需要。而且,食品添加剂都会经过综合的安全性评价,只要合理限量使用,并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所以,不用太担心酸奶含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那么自制酸奶会更加安全吗?

自制酸奶最大隐患是杂菌污染

自制酸奶需要发酵,而发酵就需要微生物的参与。由于环境中存在大量细菌,在进行发酵前必须对原料牛奶和发酵器具等进行杀菌。但是,在家庭环境中自制酸奶,不太容易满足严格的杀菌条件。即使将牛奶煮沸,把制备酸奶的的相关器皿全部在开水中消毒,也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受到其他杂菌的污染。

自然界中随处有微生物的身影,稍有不慎,盛装酸奶或牛奶的容器没彻底消毒或没有彻底清洗干净手,都可能让酸奶混入其他杂菌。这样做成的“自制酸奶”不仅不会更健康,反而还对健康造成威胁。

怎样保证酸奶的品质与安全呢?

1.原料奶的选择

自制酸奶使用的原料奶可选用灭菌奶或鲜奶。使用鲜奶时,需煮沸杀菌,避免杂菌污染,干扰乳酸菌的发酵。另外,为了保证自制酸奶的营养与口感丰富,建议使用全脂乳。

2.正确选用发酵剂

发酵剂是自制酸奶成功的关键因素,可选用市售的标准化菌粉或市售酸奶。

如果选用标准化菌粉为发酵剂,一般采用合格的冻干乳酸菌菌种。若发酵500毫升牛奶,建议添加1克菌粉。购买的菌粉不可在常温条件下长期保存,应在-20℃条件下保存,开封后要尽快使用,否则易失效。

3.控制发酵温度

酸奶中乳酸菌的最佳发酵温度是40℃~42℃,故应使用市售酸奶机发酵。温度不合适时,不仅会增加致病菌繁殖的风险,还会影响酸奶的口感和品质。待酸奶凝固时即可取出,并及时放入冰箱冷藏。若发酵时间太久可能会造成味道过酸、凝冻出水、质地粗糙等问题。
4.控制贮存温度和时间

为了保证酸奶品质和安全,酸奶做好后须及时放在4℃条件下冷藏,并尽快食用,保存时间不宜超过3天。因为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凝冻会不断收缩,析出乳清(黄色液体),酸度也会加强,口感不佳。不过乳清中富含乳清蛋白、钙和维生素B,可放心食用。若发现酸奶有酒味或轻微的霉味,表明已受污染,切记不能再食用。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