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儿童饼干、儿童奶酪、儿童饮料等很多包装食品都贴上了“儿童”的标签,据报告显示,多数家长也更倾向于购买带有“儿童”字样的食品,认为它们更适合孩子,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目前,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儿童食品”这一概念,我国只有针对0至36个月的婴幼儿配方食品、辅食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所以家长在挑选包装食品时要科学挑选,理性购买,那么如何科学挑选适合孩子的包装食品呢?家长需要学会最基本的两步:
1.学会看配料表:首先,配料表中按原料的含量高低依次排位,通过锁定配料表的前三种成分,基本可以为这个食品的主要成分定性;其次,科学认识配料成分,食品添加剂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按照国家标准使用,不仅无害,还会提升食品质量,但是我们也要学会识别其中不适合孩子多吃的成分,例如人造奶油、植脂末、代可可脂,这些都是反式脂肪酸,家长看到这些的时候就要警惕了,还有玉米糖浆、淀粉糖浆、麦芽糊精等添加糖,也要额外注意,吃多了可能会增加肥胖和龋齿的风险。
2.学会看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揭示了食品的营养价值,营养成分表中脂肪的含量越高,则热量相应越高;蛋白质是营养成分中对孩子有益的一项,例如选择奶制品时,不要为了口味而忽视其营养价值,纯奶的蛋白质含量≥2.9g/100g,而调味乳和含乳饮料一般较低。
因此家长们在挑选食品时不要仅仅局限于“儿童食品”的标签,更应该看重食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从而科学认识包装食品,为孩子的营养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