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第一养鹅大国,鹅具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等特点,而且属节粮型草食家禽。鹅肉中的脂肪含量较低,每公斤鹅肉脂肪含量仅199.0g,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健康食品,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健康食品排行榜”把鹅肉列为肉类第一位,有“世界绿色食品之王”的美誉。

我国养鹅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集约化饲养;二是散养,不论集约化饲养模式还是散养模式,都优缺点并存。有试验表明,草地放养可以显著提高肉鹅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促进肉鹅对营养的吸收与利用,加快免疫器官生长,提高免疫力,同时还可降低肉鹅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水平,使肉鹅脂类代谢维持在正常水平,出产的鹅肉绿色、健康、无公害。

然而,鹅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但是散养鹅以食草为主,光吃草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因此必须补喂精料。

养殖过程中其饲料的组成包括精饲料和青绿饲料。青绿饲料主要是人工栽培的牧草、蔬菜、野草等,具有含水量高、粗蛋白质丰富、易消化且成本低等特点,可以满足肉鹅对多汁饲料、鲜草的需求,同时在鹅快速生长时期提供多种维生素。冬季可以采用青贮饲料来满足畜禽饲喂对青绿饲料的需求,也就是将苜蓿、玉米等含水量较高的植物经过密封、发酵后得到,其柔软多汁,适口性好,不仅对肉鹅有良好的消化促进作用,还可以提升肉的品质;精饲料也叫精料,与青绿饲料相比,其单位体积内所含的各类营养成分较为丰富,且粗纤维含量较少,可消化的营养成分较多,主要包括青稞、小麦、豌豆、玉米、豆粕、菜籽饼粕等。

总之,相比传统的单纯放牧或者全精料饲养,现如今人工种草配比精饲料的养鹅模式效益更高,所以肉鹅养殖并不是一味的放养不喂食饲料才好,大规模的养殖场要得到品质较好的肉鹅,需要在放养的基础上饲养,才能使肉鹅的品质有所保障,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