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年糕、糍粑、驴打滚等食物一直备受消费者喜爱,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口黏糯,因为它们都是由糯米制作而成。但是小时候吃汤圆或者粽子的时候总会听到大人们的提醒:“不可以吃太多,否则不好消化。”那么不好消化的真的是糯米吗?接下来就让小课带领大家深入了解一下糯米吧!

糯米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淀粉含量高达70%以上,淀粉又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糯米中直链淀粉含量较少而支链淀粉相对含量较多可达到95%以上,使得糯米粉具有黏度大、冻融稳定性好等特点,由于支链淀粉的空间结构形如“树枝”状枝杈,因此更容易与消化酶接触,分解速度快,所以就糯米本身而言,消化速度是很快的。

那为什么有些时候吃多了糯米制品,会感到不好消化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食用放凉了的糯米制品,糯米加热时淀粉糊化,更易消化,冷却后淀粉会互相连接成紧密的结构,影响消化酶的作用,因此不好消化,所以粽子、汤圆、粘豆包等最好加热食用;二是加入了很多糖油混合物,年糕、驴打滚等糯米制品一般常温下比较好吃,那是因为加入了很多油脂和糖分,同时也延缓了糯米的分解速度,因而变得不好消化。

所以糯米本身是很好消化的,但是在吃汤圆、糯米饭时我们要注意热一热再吃,而且在吃肉粽、糍粑、年糕等含有过多高热量成分的糯米制品时,要控制食用量哦!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