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各种防控小妙招层出不穷,大蒜也身在其中。“将大蒜放嘴里嚼碎后含一会儿,吐掉,胜过目前所有的消灭新型冠状病毒的口腔药物。”这真的是抗病毒“小妙招”吗?大蒜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大蒜为药食两用食物,有“地里长的青霉素”之称。大蒜的功能活性主要归功于它所含有的30余种有机硫化合物,其中主要的是大蒜辣素、大蒜素。当大蒜细胞遭到破坏时,如碾碎、切割、粉碎、咀嚼、脱水或受到微生物的攻击时,蒜氨酸酶激活,分解蒜氨酸生成大蒜素等物质。大蒜素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但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虽然可以抑制病毒的生物合成,但没有直接杀灭病毒活性的作用。如果大蒜素要发挥抗病毒作用,对浓度要求会更高,抗病毒的EC50需要为16.22μg/mL。可是,要让大蒜素的血药浓度达到药理作用所要求的浓度,现有的临床制剂都难以实现。

如果按照大蒜中大蒜素的含量计算,吃到大蒜素活性剂量同等量的大蒜。根据文献数据,大蒜中大蒜素的含量平均为500mg/kg,市售某品牌药物大蒜素胶囊的主要成分为大蒜素,推荐的口服剂量为一次2粒(40mg),一日3次。一个疗程按照7天计算,累计需要摄入这种大蒜素胶囊840mg,按照60%这种低纯度做计算,摄入大蒜素约为500mg。根据大蒜中大蒜素的含量,折算为吃大蒜需要1kg,也就是说需要每周吃2斤大蒜。

一周吃2斤大蒜,即便是能起到杀菌灭毒的功效,可谁能吃得下这么多?即便你能吃得下去,如此多的大蒜所散发的辛辣刺激,也会对身体产生一定不良影响。长时间食用大蒜过量,容易伤肝损眼,长时间食用大蒜过量,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不清、视力明显下降、耳鸣、口干舌燥、头重脚轻、记忆力明显下降,因此眼疾患者不宜吃大蒜。大蒜中的刺激性物质可抑制肠道消化液的分泌,刺激胃肠道,影响食物消化。另外,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浓度降低,并有可能引起贫血。因此,肝病患者也不宜吃大蒜。

综上所述,纯靠吃大蒜并不能抗病毒,大蒜含有大蒜素,但不等同于吃大蒜就能达到吃大蒜素的健康功效。食物与药物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日常生活中每天吃1瓣~2瓣大蒜佐食,就足够了。

推荐文章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