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的脚下,有一种古老而美味的非遗小吃——馓子。馓子金黄酥脆,形如细丝,口感香脆可口,是许多泰安游客的喜爱吃食。这种看似简单的小吃,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下面就跟随小课,一起来了解一下泰安馓子吧。
馓子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为了纪念晋国名臣义士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寒食节禁火三天。人们便会提前炸制好环状面食,作为寒食节期间禁火时的主要食物,即最初的馓子,在那时它也被称为“寒具”。随着时代的变迁,馓子的制作工艺不断发展完善,种类和口感也不断丰富。在泰安,各大馓子品牌在制作过程中不仅选材讲究,必须使用当地优质的小麦粉和植物油,以确保馓子的纯正口感,而且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严格把控,从和面、揉面、拉条到油炸,每一步都严谨认真。
馓子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泰安,每逢节日或喜庆场合,人们都会制作馓子来庆祝。馓子的金黄酥脆象征着吉祥如意,它的形状则寓意着团圆美满。在泰安人的心中,馓子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
如果你来到泰安,一定要尝尝这地道的非遗美食。让馓子在你的味蕾上绽放出属于泰安的美味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