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999年5月底,比利时国内发生了一起“鸡污染事件”一肉鸡饲养场的鸡饲料被污染导致肉鸡体内致癌物二噁英含量超标。当时,全国约400个农场肉鸡被喂食了受二噁英污染的饲料。后来经统计,受影响农场竟多达1000个。“鸡污染事件”还牵连了猪肉、牛肉、牛奶等数以百计的食品,一时间,一场食品安全危机在比利时甚至在全球上演,事件的影响范围之广,成为继英国疯牛病危机之后欧洲最大的一起食品污染事件。
(二)比利时二噁英污染饲料事件的主要过程
比利时的工农业生产非常发达,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生产高度集约化。畜牧生产者购买商品饲料和饲养家畜,饲料生产完全工业化和专业化。欧美发达国家历来习惯把畜食的脂肪、内脏和植物油加工等下脚料作为动物能量和蛋白质补充饲料。比利时的整个畜牧生产、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下运行,并受到本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的的双重防疫、质量和卫生监督。因此,比利时的畜牧业、饲料工业及其相关的食品工业生产水平高、效益好,其产品在欧盟和国际上享有良好的信誉。
半个世纪以来,欧洲各国普遍在家禽和牲畜饲料中添加一种动物粉料,其主要原料是各种动物的骨头、皮、脂肪和下水。这种动物粉料含有禽畜生长所必需的蛋白质,使用添加这种粉料的混合饲料后,禽畜6周内就能从45克长到2.5公斤,上市周期大大缩短,因此添加这种粉料的混合饲料很有市场吸引力。据调查,比利时有家维克斯特粉料生产厂有8吨粉料掺进了被二噁英严重污染的废机油。而这些被污染粉料于1999年1月提供给9家比利时饲料生产厂,法国2家、荷兰和德国各1家饲料工厂也进口了该厂粉料,这13家饲料厂又把受污染饲料卖给了数以千计的饲养场。于是,污染蔓延开来。
1999年3月,比利时一些养鸡户发现其饲养的母鸡生蛋率下降,且蛋壳坚硬;肉鸡生长异常等现象,要求保险公司赔偿。然而保险公司并未急于赔付,而是向鸡场派去了富有经验的动物医学专家。动物医学专家对鸡场的环境以及饲养方式等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一些调查和化验的初步结果表明,这可能是一起严重的有毒物污染事件,于是他们从饲料、鸡肉和蛋白中取了样品寄往荷兰的一家实验室。4月24日,实验室打来电话:他们在样品中发现了二噁英成份,而且鸡脂肪中二噁英的含量超最高允许量的140倍。这位动物医学专家深知二噁英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预感到事件的严重性,随即将这一消息通报了比利时的农业部,但是他没有得到农业部的任何反馈信息。此时荷兰实验室的最终书面化验结果寄到上面写着:“在所有的化验样品中都存在高浓度的二噁英成份”。4月28日这位专家向政府有关当局提交了正式的评估报告,但仍然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音。5月27日,在得知弗拉芒地区的一名记者对此事已有所闻后,比利时政府卫生部发了一份简短的新闻公报,却强调事态已在控制之中。5月28日,这一消息经报纸披露后在比利时全国以及进口比利时禽蛋的欧盟国家引起轩然大波。
(三)比利时二噁英污染饲料事件的调查
比利时司法部门在对维克斯特厂调查时发现了很多假发票。在比利时,由于饲料行业偷税漏税行为广泛存在,无法确定维克斯特厂是否仅将粉料卖给了这家饲料厂,而这些饲料厂又究竟把饲料卖给了多少家农场。这是个难题,给控制二噁英污染制造了很大麻烦。
据初步调查,发现荷兰三家饲料原料供应厂商提供了含二噁英成分的脂肪给比利时的韦尔克斯特(Verkest)饲料厂,该饲料厂1999年1月15日以来,误把上述含二噁英的脂肪混搀在饲料中出售。已知其含二噁英成分超过允许限量200倍左右。被查出的该饲料厂生产的含高浓度二噁英成分的饲料已售给超过1500家养殖厂,其中包括比利时的400多家养鸡厂和500余家养猪厂,并已输往德国、法国、荷兰等国。比利时其它畜禽类养殖业也不能排除使用该饲料的可能性。比利时的调查结果显示,有的鸡体内二噁英含量高于正常限值的1000倍,危害极大。
比利时农业部的调查表明,这批含有高浓度二噁英的动物脂肪浓缩料共计98吨,先后供应本国、德国、法国和荷兰共13个家饲料厂用生产饲料,总计生产含二噁英的污染饲料1060吨,转售给上述4国饲用。污染饲料涉及鸡场445家、猪场746家、牛场393家。
(四)比利时二噁英污染饲料事件事件的处理
1.比利时政府处理措施。
5月28日到6月6日,比利时卫生部陆续下令,禁止屠宰、生产、销售和回收可能被二噁英饲料污染的一切动物性食品,包括1月15日到6月1日期间生产的鸡肉、鸡蛋、猪肉、牛肉和乳品及其加工生产的食品。一夜之间,比利时畜产品及其相关食品在国际上的良好信誉丧失殆尽,畜牧业及其相关的食品工业倾刻陷入完全瘫痪状况。
6月1日,比政府宣布停售和收回市场上所有比制造的蛋禽食品。同日,比利时农业部长和卫生部长双双引咎辞职。新上任的卫生部长再次要求进行化验,发现二噁英的含量超出标准1500倍,于是又宣布禁止200多种以鸡和鸡蛋为原料的制品上市。
6月3日,比利时政府再次宣布,由于不少养猪和养牛场也使用了受到污染的饲料,全国的屠宰场一律停止屠宰,等待对可疑饲养场进行甄别,并决定销毁今年1月15日后至6月1日前生产的蛋禽及其加工制成品。
6月13日,由德阿纳领导的现任政府在全国大选中失利。次日,德阿纳及其领导的中左政府集体辞职。
6月22日,比利时有关当局宣布,导致比利时饲养业遭受致癌物质二噁英污染的原因已基本查清。调查人员经过化验分析,在比利时福格拉公司送检的废油样品中发现超量二噁英,由于这家公司专门向制造动物饲料的有关厂家提供原料,可以初步断定其是二噁英污染的根源。
2.其他国家及组织的处理措施
比利时二噁英污染事件公开后,欧盟委员会6月3日决定在欧盟15国停止出售并回收和销毁比利时生产的肉鸡、鸡蛋、蛋禽制品、猪肉、牛肉以及鸡蛋成分超过2%的食品。
6月7日欧盟常设兽医委员会宣布支持欧盟执委会的决定进一步扩大对比利时食品的出口限制范围所有的猪、牛及其相关产品(包括奶类和牛油)均不得出口。比利时应立即通知委员会及其他成员国可能被被污染的食品的去向并提出控制本国污染事件蔓延的计划。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南非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采取了措施加强了对食品卫生的监控。
美国采用了预警措施,于6月11日宣布扣留从比利时、法国、荷兰进口的蛋、蛋制品和肉类及所有欧洲国家的动物饲料和宠物饲料。
6月22日又将此范围扩大到比利时的乳及乳制品。要求进口商提供实验室数据证明PCBs未测出和/或二噁英含量小于1mg/kg后,才允许进口其商品。同时美国有关部门继续对进口产品进行取样分析。
瑞士和俄罗斯在停止进口比利时鸡肉类和鸡蛋产品后又禁止销售比利时的牛奶及奶制品、奶酪、猪肉和牛肉制品。希腊宣布禁止进口及买卖比利时鸡肉及鸡蛋等产品后又禁止进口比利时的牛、猪肉及牛奶等相关产品。该国已销毁进口的比利时冷冻鸡肉328t蛋黄酱等产品60t。
法国宣布全面禁止比利时肉类、乳制品和相关加工产品进口并为此成立了危机处理小组,封闭了有嫌疑饲料的养牛场。东南亚的所有国家都禁止进口比利时、法国、荷兰等有可能遭受二噁英污染的国家的肉、家禽和乳制品。
泰国的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允许进口1月15日以前及6月4日以后生产的产品认为它们是安全的,但仍禁止危险期中生产的产品。
菲律宾6月9日宣布禁止进口欧盟国家的猪肉、牛肉及其制品、鸡和饲料。动物企业局和国家肉品检测委员会受命严密监测进口产品的状况并与海关的官员合作禁止这些产品的进入各海关及动物检疫官员向农业秘书汇报产品进口情况。
3.我国采取的处理措施
我国政府对比利时等国肉和乳制品检出高浓度二噁英的情况非常重视,卫生部迅速成立了由卫生监督、食品卫生、食品标准、食品检验、污染物分析和法律等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紧急事件处理专家组进行技术性分析和研究,提出对污染食品的处理意见。
6月10日,我国卫生部就禁止经销比利时等国受二噁英污染食品发出紧急通知。紧急通知决定暂停进口上述四国自1999年1月15日生产的乳制品、畜禽类制品(包括原料、半成品),一律封存,暂停销售。
6月11日外经贸部、卫生部、海关总署等7部局又联合发出《关于暂停进口和禁止销售经销比利时等国受二噁英(Dioxin)污染食品的紧急通告》。通告要求暂停自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进口动物(指牛、猪、禽、兔、鱼等)、动物饲料、肉、禽、蛋类、乳及乳制品等可食用性动物产品和以此为原料的食品;禁止邮寄或旅客携带来自上述4国的上述受污染食品进境,一经发现即行销毁;已进口的一律封存,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经检验查明属受二噁英污染的食品,要求有关部门按环保标准和要求立即采取销毁措施。
香港卫生署分别于6月3日和6月8日宣布禁止销售并回收比利时等4国的家禽、猪 肉、牛肉和乳制品。台湾省也于6月8日全面暂停进口比利时、法国的乳制品和畜产品。为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我国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紧急通知后立即行动起来对市场上销售的以 及已进口尚未销售的原料、成品、半成品进行了清查封存查出的有污染怀疑的产品。
4.事件影响
几十年来,比利时产品特别是食品质量一直享有良好信誉。事件发生后,欧盟委员会指责比利时“知情不报,拖延处理”,并决定在欧盟15国停止出售、并收回和销毁比利时生产的肉鸡、鸡蛋和蛋禽制品。美国决定全面封杀欧盟15国的肉品,法国决定全面禁止比利时肉类、乳制品和相关加工产品进口。比利时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55亿欧元,加上相关食品工业,经济损失超过10亿欧元。据有关人士估计,对比利时出口的长远影响可能高达200亿欧元。
除经济损失外,迫于强大的国际和国内压力,比利时德阿纳首相和卫生部、农业部部长相继被迫引咎辞职,并最终导致了内阁集体辞职,联合政府垮台。新的卫生部长上任后宣布,除鸡和鸡蛋之外,以鸡肉和鸡蛋为原料的其他200多种产品也被禁止上市,如蛋黄酱、含蛋面等。此后,卫生部又把禁止上市的范围扩大到牛肉、猪肉及其衍生产品。